网易PK前员工,谁的公关赢了?
文|梅花网Silvia
“网易暴力裁员?”
近日,一篇微信10w+《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再次刷屏了社交媒体,引起各方注意。
上次裁员搞出这么大阵仗的还是蓝标裁员事件,那么这次又有什么内情?让梅小花带你探索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事件回顾
首先,先简单梳理一下事件时间轴:
1、10w+文章刷屏社交媒体
11月23日晚,这篇微信10w+文章《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发布后,开始在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刷屏。
2、网易首次回应
11月25日上午10:13,网易正式对此事做出回复,声明称:今年3月底,这位前同事的主管因绩效原因向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文章展示的“业绩排名”,实际为工作量排名,不完全反映工作质量。经复核,其绩效确不合格。
3、网易二度回应
25日下午13:13,网易以“内部说明”的公告形式再次对此事做出回复,此说明中对事件处理长达8个月的时间线进行了梳理。并表示接下来,网易方将继续尝试和当事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推进事件妥善处理。
4、权威媒体和网友评论
“网易暴力裁员事件”引起巨大讨论,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注意。
人民日报评此事:企业除了KPI,还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网易的公关错了吗?
网易公关为何无法平复大家的情绪,以下我们从危机公关的“五度理论”来简单地看下:
1.速度
社交网络时代,事件发酵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席卷全网。原有的24小时黄金原则早就已不再适用了,最佳的舆情应对速度从过去的黄金24小时到8小时,6小时甚至是3小时...
回到本次网易裁员事件,文章从11月23日发出,在朋友圈整整发酵了2天(文章点击早已过10万+),网易才于25日发表道歉声明,早已过了回应的最佳时机。暴力裁员质疑,事关企业形象大事,不得不说网易的反应实在是慢。以至于事态的发展到不可控程度,很快被推上社媒热搜。
2.态度
危机处理中很重要的是一个原则是,真诚沟通,承担责任。即企业面对当事者、媒体以及公众的质疑时,第一时间,该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措辞和什么的方式来应对。
在反应速度上,网易已经慢了一步,失去舆情的掌控。不过网易接下来的正式声明似乎也并未能控制舆情的发酵,反而引发更多的质疑。不近人情的道歉。
下面我们来看看回顾下网易在11月25日发布的道歉申明。网友质疑的地方在哪?
1、声明指出,文章展示的“业绩排名”,实际为工作量排名。
网友质疑:工作量安排过多,是否会影响业绩?主管特别关爱这位员工,想提升他的能力,所以将更大的工作量给了这位员工?这位员工能力差,所以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量?
重大危机,道歉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企业要用真诚的态度承担责任,直面相关的责任问题,公众目前最关注的是网易是否有暴力辞退员工的行为,对于文章中提出的各种质疑,能否一一回应。就这份迟到的声明而言,网易是否有避重就轻之嫌?
3.角度与气度
重病员工+企业辞退,这两个词汇显然是巨大的力量反差,站在公众的角度来看,肯定是站在弱势一边,对强势的企业一方有着天然的对抗情绪。面对公众、媒体等全方位的质疑,网易要做的是第一时间平复大众情绪,展现出企业应有的温度。
而在第一份声明中,网易似乎却又站在的大众情绪的对立面,这位员工业绩不过关,我们才给予辞退,我们给到了补偿,但这位员工不要。这种“不近人情式”地回应,不免让公众觉得这是一种公关式的“甩锅”行为。
再来看看网易的内部声明,相对于第一份对于公众声明而言,除去致歉之外,则更多梳理了整个事件的脉络。大概内容就是网易程序合法,我们没错,同样地将自己置于高冷的位置。
4、制度
企业裁员一直是个敏感问题,越是大的企业,越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钻灰色地带的空子。如何完善相关特殊员工的安置问题也是网易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呼吁口号,同事的健康、成长、发展、是网易最大的KPI,从制度及系统上完善才是根本。
最后附上一张今天刷屏的京东公关截图,虽有蹭热度的嫌疑,但硬核的内容也引发不少人的点赞。
今日话题
那么问题来了,
你怎么看待网易的公关?
注:本文为梅花网的原创文章,若转载此文,请在文章开头标注“作者”、“来源”及本页链接。更多转载细则查看梅花网公众号(ID:meihuaevent),回复“转载”了解须知。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