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的风口才刚开始|锦策观察
文|锦策营销
头部主播单场直播带货破亿的惊雷,不断响彻着营销的天空。彪悍的罗永浩也吹响了直播的号角。2020年,人们对直播的认知无疑又上了新台阶。企业想借着直播的春风,卖货、造势,营销人也纷纷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投入直播的臂弯。
直播继承了电视购物的衣钵,通过线上内容平台承载、包装,直接让内容变成广告,广告变成内容。
消费者观看直播,不仅会密集接受商业信息,也会将商业信息当做一次内容享受。就像逛街、逛商场,逛就是为了看,看就是为了买。
简而言之,直播没有线上传统的“内容先引流,营销再转换,从而达成销售”的鸡肋,主播能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就是卖货的。
消费者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就是来看货、买货。
缩短了部分营销环节里的弯弯绕绕,双方成本都降低。
2.一个主播顶一万个销售,单对多,让你一次卖个够。
直播带货跳出传统人、货、场。线上真人面对成千上百万位消费者,讲解销售的效率、销售转换自然也成千上万倍增长。
想象下,你在万人会场中央讲解产品,跟在店内对每位顾客讲解产品,哪种信息传达的方式会更有效率?明显是前者。
相比传统电商依靠详情、活动、客服进行销售,直播带货可见的销售展示,会更直观。实现销售的路径也更短、更快。
3.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相信主播,也相信主播的推荐。
信任,是达成交易的重要条件。主播完成的不仅是销售,更是让消费者和产品方互信的桥梁。
培养消费者购物习惯,主播优异的表达必不可少。粉丝相信主播,就更容易相信主播推荐的产品,也愿意相信主播建议的生活方式。出于对主播的信任,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会被极大降低。
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甚至无需自己挑选商品,直接选择主播推荐,然后付款下单即可。
从买什么,到决定购买。主播能影响更多。
4.消费者需求反馈更及时,消费数据与供应链匹配更快。
为什么直播带货模式,消费信息反馈更快?因为主播的每次3、2、1开抢,都是次消费信息的即时集中的生成。
粉丝或消费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买什么?不买什么?直接看数据就行。对部分产品来说,单场直播消费数据,就能快速验证市场需求。
再配合前期运营、粉丝与主播互动留言,挖掘消费者需求,又快又直接。通过数据快速反馈,加速后期运营与供应链建设。
如果仅以当下主流的直播带货形式而论,对品牌调性的拔高,恐怕并无效用。但换一种形式直播呢?做服装秀,做运动秀,做直播节目。
这些都需要系统性挖掘,才能有相对合理的答案。至于能否完全实现品效合一,估计很难。毕竟,别的带货形式也没有效实现。
主播表达能力,销售技巧,场面调度将直接影响产品销售结果,及粉丝粘度。而供应链稳定能让主播销售的产品有品质保障,从而增强主播个人信誉,强化主播品牌形象。
直观点说就是:主播根据粉丝需求,对接稳定供应链,供应链提供满足粉丝的产品。三者皆大欢喜。中间任意一环做得不好,直播带货都是不可持续的。
这属于IP带来的人群分化。
但平台本身也会带来人群分化,比如,南抖北快,城市抖,农村快。也是人群的大分类。那有没有更细化的分类呢?
比如,聚焦农产品的主播,聚焦科技产品的主播,聚焦零食的主播……
细分领域一样有直播带货的空间,这些领域,有些是空白,有些已经有人在尝试。
但直播卖假货的套路却格外精彩。无底线砍价和买一赠多的戏码,到处在上演。原价299的洗发水,为了和老铁交朋友,能99元一瓶,还买1送8。这怎么听都像假货。但问题是,真有人买。
夸张的是,不良商家和主播会联合设计卖货剧情,用主播补贴,团队争执等剧情套路粉丝。一边让粉丝认为自己得了好处,一边让主播卖了人情,一边又把假冒伪劣产品卖了出去。基本上在骗钱,不交朋友。
想杜绝假货,除开主播与产品方商业伦理的自我建设,更需要平台、政府多方监管。
长远看,假货会损害直播产业发展,久了必将被淘汰。目前直播带货平台众多,监管层次不齐。所以,直播肯定会有假货,但真货是绝对主力,因为正规化的直播才代表直播未来发展的方向。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锦策营销投稿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梅花网正在火热征稿中,详情请戳https://www.meihua.info/article/3266306526462976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