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只卖一种风味,这个饼干品牌从“咖啡搭子”做到热门“配料”,年营收超6亿欧元
“搭子”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中一种流行的新型社交关系。而在食品行业,有一个饼干品牌靠着做咖啡、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的“搭子”出圈,目前每年营收超6亿欧元,并且已出口至少65个国家和地区。[1]
这个饼干品牌就是来自比利时的Lotus Biscoff(后文简称“Biscoff”),中文名为“和情缤咖时”。
图片来源:Lotus Bakeries
今年2月,Biscoff的母公司Lotus Bakeries公布了2024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集团的总营收达到创新高的12.3亿欧元,其中,Biscoff是Lotus Bakeries最大的支柱业务,2024年其营收在集团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56%(约6.88亿欧元),同比增长21%。[2]
Biscoff的增长已至少持续了10年。据《金融时报》报道,2013至2023年间,Biscoff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两番。[3]
然而,Biscoff的增长不止如此。据欧睿国际对全球超市销售数据的统计,2023年Biscoff的销售额在全球甜饼干市场排名第五位。[4]而Biscoff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全球Top3的甜饼干品牌,目前在这一市场排名前二的品牌分别是亿滋旗下的奥利奥和趣多多。
Biscoff能成为全球销量前五的甜饼干品牌,与“咖啡”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公开信息显示,Biscoff1932年成立于比利时,上世纪50年代,Biscoff通过作为咖啡的搭配食品在比利时消费者中普及,其后将“咖啡搭子”的定位延续至全球市场。Biscoff这一面向全球市场使用的品牌名,就是biscuit(饼干)与coffee(咖啡)的结合。
之所以能与咖啡适配,与Biscoff突出的焦糖风味有关。而在品牌的发展中,Biscoff始终围绕其经典的焦糖风味开发产品。目前Biscoff在饼干、夹心饼干、冰淇淋和涂抹酱4个品类下共有19个SKU。此外,Biscoff还会作为“配料”与甜甜圈、月饼等品类融合。
那么,Biscoff独特的焦糖风味是如何形成的?上世纪50年代Biscoff如何凭借“咖啡搭子”的定位打开比利时及全球市场?作为一个有93年历史的品牌,Biscoff又是“搭”上了什么,使其近些年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动力?
一片饼干如何从“节日限定”到“咖啡搭子”?
1932年,面包师Jan Boone Sr.在比利时小镇伦贝克的一家面包房里发明了Biscoff。不过在发明之初,Biscoff还叫“Speculoos”。
Biscoff的发明者Jan Boone Sr.
图片来源:The Times
Speculoos并不是一个“新物种”。20世纪,Speculoos由流行于荷兰的饼干Speculaas演变而来。Speculoos最初是一种由肉桂、红糖等原料制成的“节日饼干”,比利时人主要在西方的传统节日圣尼古拉斯节时食用。[5]
传统的Speculoos饼干
图片来源:Daring Gourment
Lotus的创始人Jan Boone Sr.最先打破了Speculoos饼干“节日限定”的定位,使其进入比利时人的日常生活。
Jan Boone Sr.找到的“突破口”,就是咖啡场景。
上世纪50年代,Jan Boone Sr.开始把其发明的Speculoos饼干卖给比利时的咖啡馆、餐馆等餐饮场所。而在购入Jan Boone Sr.提供的Speculoos后,很多商家还会自发地将Jan Boone Sr.提供的Speculoos饼干与咖啡搭配出售。[6]
Lotus Speculoos早期的包装
图片来源:The Times
为什么Jan Boone Sr.提供的Speculoos可以吸引商家自发地将其与咖啡搭售?
首先是因为相比传统的Speculoos, Jan Boone Sr.提供的更突出了焦糖风味。焦糖香甜的味道与咖啡的苦味非常适配,这也在如今市面上流行的产品身上得到验证。如上世纪90年代星巴克推出的焦糖玛奇朵,就将焦糖酱和浓缩咖啡融合到一起,二者的搭配被广泛接受,如今焦糖玛奇朵已成为星巴克在美国市场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焦糖玛奇朵
图片来源:星巴克官方
之所以能形成突出的焦糖风味,是因为Jan Boone Sr.对传统Speculoos配料进行了改良。不过Lotus方面始终对具体的配方严格保密,据Lotus Bakeries的现任CEOJan Boone(Jan Boone Sr.的孙子)透露,“全公司只有5人知道Biscoff的完整配方”。[7]
对咖啡馆而言,Jan Boone Sr.发明的Speculoos另一个亮点,在于其为每一片饼干采用了独立包装。
采用独立的外包装,既方便咖啡馆以单片的形式向顾客提供,也能保证饼干在储存的过程中保持新鲜和松脆的口感。
图片来源:Lotus Bakeries
多家比利时咖啡馆推出这一搭售策略,使当时的比利时消费者培养起了Speculoos搭配咖啡食用的习惯。1960年,Jan Boone Sr.开始将Speculoos分销至比利时之外的其它地区。[6]
在比利时外的市场,Lotus的Speculoos继续坚持“咖啡的搭配食品”这一定位,并借助不同方式来强化这一定位。
首先是品牌名的更新。1986年,Lotus将Speculoos更名为Biscoff,并在比利时、荷兰和法国之外的地区使用这一品牌名。Biscoff,就是英文单词biscuit(饼干)和coffee(咖啡)的结合。进入中国后,Biscoff也选择了“和情缤咖时”这个容易让人联想到咖啡的中译名。
其次,Biscoff在全球多个市场投放以“Every coffee needs a Lotus(每一杯咖啡都需要Lotus)”为主题的广告。在这则广告中,一只装着热咖啡的瓷杯,用“胳膊”夹着一只单片装的Biscoff饼干,以此体现二者的“搭档”关系。这则广告在多个市场都有较强传播力度,如2011年法国超3000块广告牌上投放了这则广告,并吸引了超1900万人观看。[8]
“Every coffee needs a Lotus”广告在不同市场推出
图片来源:Lotus Bakeries
与咖啡的深入绑定,也让Biscoff进入了更多提供咖啡的休闲场景,从而开发出B端市场的需求。如上世纪90年代,Biscoff就与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合作,推出单片装定制饼干。此后,多家航空公司也将Biscoff作为机上免费零食供应。
Biscoff官方出售的“航空公司版”饼干
图片来源:Lotus Bakeries
现在来看,Biscoff定位“咖啡搭子”的确是一个巧妙的策略。2024年,全球咖啡市场规模达到2452亿美元[9],几乎全球每个地区都有咖啡的消费习惯。因此对于Biscoff而言,“搭上”咖啡就像掌握了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使其在进入一个陌生市场时,也能找到与消费者沟通的“锚点”。
借助这门“语言”,2022年时Biscoff已销售至65个国家和地区。[1]
找到新“搭子”,Biscoff迎来新增长
据Lotus Bakeries的财报显示,2010年以来,Biscoff的销售额始终保持增长,并且从2020年开始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2014至2024年Biscoff销售额增长情况
图片来源:Lotus Bakeries2024年财报
这一次Biscoff的增长,要归功于其经典饼干产品作为“配料”在多个食品品类中的运用。在Lotus Bakeries2020年财报中,首席运营官Ignace Heyman也指出,2020年Biscoff实现了“强劲的增长”,而“家庭烘焙需求增长”和“向其它品类的拓展”是增长的主要原因。
2020年开始,大量消费者将Biscoff作为“配料”,用于自制烘焙食品。而TikTok助推了这一趋势。如今在TikTok上搜索关键词“Biscoff”,仍可以看到大量点赞量超10万次的视频。
图片来源:TikTok
为什么大量消费者选择Biscoff作为烘焙配料?实际上,Biscoff在TikTok走红之前,就已经主动做出“配料化”的尝试。
2007年,Lotus从“民间食谱”中获得灵感,推出了用于涂抹面包的Biscoff涂抹酱。2019年,Lotus则与冰淇淋公司Froneri合作推出了Biscoff冰淇淋。这些产品,都引导着消费者将对Biscoff的认知从“饼干”向着“配料”转变。
Biscoff涂抹酱
图片来源:Lotus Bakeries
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这种转变更为明显。Lotus Bakeries2023年财报中曾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是通过涂抹酱了解到Biscoff的,并且涂抹酱等Biscoff衍生产品可以形成“光环效应”,使消费者更加信任Biscoff品牌,从而购买Biscoff的饼干等其它产品。
在TikTok走红之后,Biscoff“配料化”玩法的尝试更加频繁。比如2024年,Biscoff就与麦当劳、KitKat、Krispy Kreme合作,推出了添加Biscoff饼干碎或饼干酱的麦旋风、巧克力、甜甜圈。
Biscoff与麦当劳合作推出的夹心甜甜圈
图片来源:麦当劳
在中国市场Biscoff也有类似的尝试,如2024年中秋节,上海百年老字号“西区老大房”推出的焦糖麻薯月饼,添加了Biscoff的饼干酱和饼干碎。同年年底,好利来推出的“焦糖芝芝”“双重芝士”“焦糖莓果奶油蛋糕”三款新品,同样加入了Biscoff饼干碎。
图片来源:天猫@好利来官方旗舰店
不过Biscoff在中国市场的“配料化”尝试,还处于比较早期阶段。目前Biscoff在国内合作推出的产品中,只有好利来的“焦糖莓果奶油蛋糕”还在售,天猫平台显示,该产品上线以来累计售出超400款。
2024年Biscoff合作品牌及品类
“搭子们”的天花板,比想象中高
将自身定位为“搭子”,这在食品行业中并不少见。
奥利奥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上世纪80年代,奥利奥就开始推出用于烘焙场景的奥利奥饼干碎产品,当时这一产品主要面向B端餐饮企业。
1995年麦当劳推出的麦旋风,在麦旋风冰淇淋的基础上添加了奥利奥碎。这一产品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并且作为麦当劳的常驻单品销售至今。
奥利奥麦旋风
图片来源:麦当劳
此外,也有多个知名品牌推出添加奥利奥饼干碎的产品,比较出圈的产品包括DQ推出的“奥利奥暴风雪”,喜茶推出的“奥利奥波波冰”等。
除了向B端企业提供原料,奥利奥也参与到以奥利奥饼干为配料的产品的生产中,并且逐渐加大投入力度。
在中国市场,奥利奥在早期主要以联名的方式,作为“配料”参与到不同品类产品的生产中。比如2019年奥利奥与全家便利店联名推出了“傲蕉奶香包”和“椰香脏脏包”两款产品。从网友分享的图片来看,产品的包装上使用了奥利奥logo,且标明了“含奥利奥饼干碎”的字样。
图片来源:微博@零食少女
2020年,奥利奥则与好利来联名,推出“全套奥利奥系列产品”,其中包括奥利奥半熟芝士、空气盒子蛋糕等产品,几款产品均添加奥利奥碎制成。
随着与不同品牌合作的深入,奥利奥作为一种“口味”的认知逐渐加深,这为奥利奥自主推出“奥利奥口味”产品提供基础。2022年,奥利奥与与烘焙商恩喜村合作推出“奥利奥轻乳酪蛋糕”,该产品使用奥利奥饼干碎、黑巧克力和奶油干酪制成。
奥利奥轻乳酪蛋糕
图片来源:天猫@亿滋官方旗舰店
“奥利奥轻乳酪蛋糕”之后,奥利奥继续扩大旗下“奥利奥味产品”阵容,目前旗下相关产品包括奥利奥味冰淇淋、威化饼干等产品。
类似的案例还有阿华田。近年来,这个以可可粉起家的品牌,在国内市场推出多款经典可可粉风味的跨品类产品。据行业媒体小食代的报道,2021年时,阿华田中国就已经将即饮和零食两大品类,作为其未来的主要增量来源。[10]
阿华田蛋糕卷
图片来源:天猫@阿华田旗舰店
“成为配料”也一度受到茅台的重视。2023年,茅台方面就在市场工作会议中,强调了茅台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年轻人需求的困境。2022年到2023年,茅台接连作为“配料”,与合作品牌推出冰淇淋、巧克力、咖啡三款产品。其中,瑞幸推出的酱香拿铁使用含 53%vol贵州茅台酒的风味厚奶,上市首日销量就突破542万杯。
上述品牌之所以重视品牌作为“配料”的角色,是因为成为“配料”,不仅让品牌有机会触及更多品类和消费群体,也能够让品牌有机会打开B端市场,找到更大的增长机会。
而上述品牌之所以能在这一策略上收到效果,与其“味道”密切相关。味道本身就是“感官营销”中的一环。奥利奥饼干微苦的巧克力味、阿华田可可粉的麦芽香味、茅台酒的酱香味,都是有辨识度的味道。这些味道,可以快速引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联想,使其即使作为配料仍然能够被消费者认出。
结语
只有4个品类、19个SKU,Biscoff却成为年销售额超6亿欧元的饼干品牌,这背后是品牌对于其具有特色的焦糖风味极致的开发。
Biscoff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作为“搭子”与其它品类绑定,也可以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场景。而这一策略,让Biscoff不仅被消费者选择,还撬动了其在B端的需求,这也是其已有93年历史依然能保持增长的关键。
参考来源:
[1]Lotus Biscoff: The Flemish Biscuit That Keeps on Flying,2022.11,the low countries
[2]Lotus Bakeries Annual Results 2024
[3]How the 92-year-old snackmaker behind Biscoff captivated Gen Z,2024.2,Financial Times
[4]Lotus speculoos is world’s fifth most popular biscuit,2024.2,vrtnws
[5]Le spéculoos, spécialité belge INCONTOURNABLE et de saison: plongée dans ses secrets de fabrication ,2018.12,RTL info
[6]Baking a Family Fortune: The Rise of Lotus Bakeries,2023.12,Quartr
[7]How Biscoff, a little Belgian biscuit, took over the world,2025.2,The Times
[8]Lotus Bakeries Annual Report 2011
[9]Coffee Market Size, Share and Trends 2024 to 2034,2024.10,Precedence Research
[10]何丹琳,阿华田中国21财年增长创历史新高!“80后童年回忆”为啥又火了?2021.11,小食代
文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ID: FoodInnovation),创新,深度,推动食品行业发展。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FBIF食品饮料创新授权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