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舆情监测:小米SU7碰撞燃爆事故
新的一周开始, 上周小米SU7高速碰撞燃爆事件引发舆论狂潮,梅花数据制作了相关报告以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文末海报。
根据梅花数据舆情监测团队监测3月31日-4月6日主要舆情事件,其中小米汽车、胖东来、杜邦等品牌相关的公关舆情事件传播度较高。
舆情声量方面
监测期间内主要舆情当中,“小米汽车事件”声量最高,共监测到舆情声量817448条,其次 “杜邦事件”舆情声量为28352条,“胖东来事件”舆情声量为15651条。
敏感度方面
“胖东来事件”相关的敏感度最高,占比达89.07%,“小米事件”占比达81.04%, “杜邦事件”占比达70.57%。
3月31日晚,网络有视频和图片曝光,安徽一新能源汽车撞上高速公路中间护栏起火燃烧,另有被烧毁的车架显示事故车辆为小米SU7,车头已经基本全毁。有自称系车乘人员家属的网友表示,“3月29日晚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车上三人活活烧没了。”
4月1日午间,小米方面通过“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发布了该事故的情况说明并披露了相关细节。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
关于交通事故的过程,“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提及,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信息,碰撞发生后,小米公司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同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此后,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小米方面表示,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于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的指导下,积极配合调查、取证等各项工作,并于31日晚依法向警方提交完成小米公司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
小米公司强调,将继续全力配合警方工作,并严格遵循调查结果,确保事件处理公开透明。同时,公司的专项组也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与事故受难者家属取得联系,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目前所知并提交给警方的信息,摘要公布如下: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家属回应:
4月1日,车主告诉记者,小米公司暂时没有与家属联系。
事故发生时,车上三人曾是同学,事发时已接近目的地高速出口。事故当晚22时许,其女友与他还有联系。
车主表示,事故发生后,他与女友家人,曾多次询问事故调查进展,但均未收到任何反馈。
针对小米公司发言人回复,他表示:“我保持怀疑态度,(小米联系他的)联系时间是对的。“
一位遇难者小罗的妈妈告诉记者,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小米汽车方面一直没有人与遇难者家属取得联系,仅在微博作出回应,“小米发布通告说会成立调查组,但是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小米从来没有人联系过我,也没有给我来过一个慰问电话。我得到消息,他们也仅仅是把车子拉到北京去做鉴定了”。
对于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家属表示,孩子当时开的是智驾,“当时的情况,谁能2秒钟反应出这个事态来?2秒钟之内谁能立马切换呢?”
针对车门打开问题,4月1日中午,小米汽车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若遇到车辆断电车门锁死的情况,可尝试在车辆下方找到应急解锁,“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从小米汽车官网的SU7用户手册查询了解到,在介绍“车内开启车门”的部分,手册提示:“当全车上锁后,如车门内解锁按钮失效或遇紧急情况需要开启车门时,您可以拉动车门内应急机械拉手,应急开启车门。”
4月1日晚,雷军回应小米SU7事故,全文如下:
“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
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
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当晚,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回应相关质疑。
针对“小米官方为什么不联系家属”,小米表示:“3月31日,在警方指导下,我们尝试于4月1日下午与家属会面。截至此次答网友问发出时止,我们仍在等待会面通知。我们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同时小米否认了事故车辆被拉回北京的说法,表示事故发生后,警方随即介入调查。截止目前,我们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
4月2日,有投资者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公司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不是我们的电池。
4月2日,社交媒体上流传一份《致所有关心小米SU7事故的用户和公众的一封信》,落款为“雷军”,日期为4月2日。这份网传“公开信”包括:“此刻的承诺:用生命敬畏驱动真相探寻”“反思与行动:把悲剧转化为行业进步的阶梯”“透明化沟通:重建信任需要刀刃向内”“长期责任:用十年坚守兑现安全承诺”等内容。
针对网传“公开信”的真实性,4月2日下午,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如果我们要披露什么,一定是通过官方账号发。”
4月2日下午,记者联系其中一位死者的家属。据该家属介绍,事发时,他的女朋友坐在车辆副驾驶的位置。
目前,自己一直在陪着女孩的父母,“女朋友没满23岁,目前三家都在一起,今天已经跟小米的工作人员见过面了,他们应该还在调查,目前我们也在等待调查的结果,也在等政府,我们相信政府,也相信小米。”该男子还称,距该事件发生也没有几天,目前几天事件进展也没有很大,可能明天会有一个新的进展。
4月2日晚,记者查询小米SU7事故遇难者母亲微博发现,她清空了所有有关这次小米事故的微博。
4月3日,遇难者男友抖音账号显示,相关内容已被清空,封面仅留言:我想你了。
4月6日是小米公司成立15周年纪念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发文:“今天,小米的创业路已走过15年。这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
据悉,雷军微博在4月1日发声回应事故后,便没有再更新;雷军的抖音最后更新则是在3月30日。
根据梅花数据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在3月31日-4月6日,此事件共监测相关舆情声量总计817448条,敏感度81.04%。
其中信息来源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声量主要集中在客户端,占比53.38%,视频占比26.01%,其他信息来源占比不超过10%。
声量热词方面,热词云图如下所示,其中“电池”“家属”“时速”“爆燃”“辅助驾驶”等词汇排名较前。
热搜方面,此次小米汽车事件相关热搜热度总计13.49亿,上榜记录170次,上榜平台10家,持续时长170小时。详情可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4月5日晚,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发布《胖东来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五)》,微博用户“宋清辉”的言论涉嫌贬损公司品牌形象,已将此列为侵权诉讼案件之一,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据悉,“宋清辉”微博账号中曾多次发表关于胖东来的评论,曾在“胖东来基层员工平均月薪9886元”的微博超话词条中评论“胖东来是一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变着花样靠流量活着”。胖东来称上述言论涉嫌对胖东来公司品牌形象进行贬损,追责金额不低于100万。
据报道,4月6日下午胖东来商贸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法务部门已经在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接,其他情况暂不方便透露。
4月6日晚,宋清辉回应表示,他是从律师朋友那里才得知自己被列入了胖东来的拟起诉名单,他有意与胖东来联系,但是没有可行的联系方式,“胖东来方面已在我的微博下面发布了一张律师函图片,我会出庭反诉,死磕到底”,他坚称自己的言论是对“企业流量乱象”的揭露,是法律赋予的正当权利,并指责胖东来“刻意制造流量噱头转移经营压力”。
此外,4月5日晚间胖东来商贸集团发布《胖东来关于侵权行为的处理公示(五)》还显示,此前发视频称“胖东来红色内裤掉色还过敏”的网红“两个小段”被胖东来起诉,追责不低于100万元。公示内容显示,胖东来已缴纳诉讼费,等待安排开庭。
根据梅花数据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在3月31日-4月6日,此事件共监测相关舆情声量总计15651条,敏感度89.07%。
其中信息来源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声量主要集中在客户端,占比67.93%、视频占比16.37%、微博占比10.47%,其他信息来源占比不超过10%。
声量热词方面,热词云图如下所示,其中“经济学家”“起诉”“核心竞争力”“品牌形象”“流量”等词汇排名较前。
热搜方面,此次胖东来事件相关热搜热度总计1.28亿,上榜记录20次,上榜平台8家,持续时长28小时。详情可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4月4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公告称,因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依法对该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公告发布后,杜邦公司美股盘前下挫,跌幅达8%;截至4月4日美股收盘,杜邦股价跌幅达12.75%。
据晨星咨询网站公布的消息,杜邦公司证实其特卫强(Tyvek)业务正在接受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该布料由杜邦公司于1955年发明,于1967年规模化生产,之后一直被杜邦垄断,迄今已经58年。
作为一项发明了70年的专利,有不少企业都发展出新的技术来实现相同的性能,杜邦公司的反应则是打压后起之秀。但后起之秀财力无法与之匹敌,因此在法律战上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外界注意到,去年10月,杜邦公司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诉一家中国企业,要求阻止其部分产品进口美国,理由是后者侵犯杜邦公司特卫强的相关知识产权。但这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使用的是2019年自己研发的新技术,实现了工艺突破。
2024年,特卫强在中国的销售额为9000万美元。观察指出,杜邦公司特卫强受到调查可能会导致中国乃至其他地区的客户停止使用特卫强并寻找替代材料。这可能会导致杜邦的销售额和利润下降。而且由于化学品生产的高固定成本性质,产量下降将对利润产生巨大影响。而中国企业选用同等性能的国产替代材料,也将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潜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新闻采访时表示,希望杜邦公司能公平公正公开地在中国开展业务,而不是形成它自身的垄断地位,并通过垄断地位来获取利润和份额,形成垄断优势。“这是中国严格禁止的,此次的反垄断调查也会持续对美国,包括杜邦公司在内的其他公司形成一定压力。”
根据梅花数据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在3月31日-4月6日,此事件共监测相关舆情声量总计28352条,敏感度70.57%。
其中信息来源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声量主要集中在客户端,占比61.66%,视频占比15.71%,其他信息来源占比不超过10%。
声量热词方面,热词云图如下所示,其中“立案调查”“新闻线索”“涉嫌违反”“反垄断”“公平竞争”等词汇排名较前。
热搜方面,此次杜邦事件相关热搜热度总计8017.44万,上榜记录15次,上榜平台6家,持续时长23小时。详情可扫描以下二维码查看。
文 | 李旭
图片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
所有数据图表 | 梅花数据热榜分析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