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网红营销,如何避坑与不同阶段的打法
作者|邱道长
来源|邱道长(ID: gh_3cf658844733)
近期,和10+出海营销团队聊了聊,其中出海网红营销是很多团队的服务重点。
由此获得了很多信息和观点,如:和国内网红营销有什么不同,如何避坑,不同阶段的打法......分享如下:
不被首选的路,是条好路
一些新入局出海营销的品牌,往往会通过品牌官网、自有社交媒体、付费社交媒体和营销内容来吸引当地消费者的注意力,因为这些渠道可以通过以往国内营销的经验逐步做起来,但网红营销是他们很少触及的板块。
出海网红营销更需要本地化经验,更有难度,也更难在短期内赋能销售带来清晰回报。
但网红营销反而可能是品牌吸引潜在客户、引起社媒讨论、提升销售和扩大忠实粉丝群的最佳策略,甚至有可能成为整个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从销售的角度,即使预算不多,品牌也很容易利用红人营销并从中获利。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营销人每在红人身上花一美元,就预计能赚到 5.78 美元,ROI达1:5.78。(资料来源:Influencer Marketing Hub)
而从品牌的角度,网红营销可以以一种与品牌调性相符,又不那么明显和销售导向的方式,吸引目标消费者注意力的方式展示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人们对品牌的兴趣和信心。
有调研显示66%的消费者表示希望营销信息减少,27%的消费者表示感到“被(营销信息)轰炸”(资料来源:Optimove)。
显然,品牌能从出海网红营销中获得助益。这条路,要敢走。
网红营销的策略
营销时代变革, 品牌与用户关系发生转变。
过去,网红营销是一个广告投放一样的渠道,是品牌的单向轰炸。
现在,网红营销背后的基础原则是品牌口碑,很适合成为品牌与用户的纽带。
定位:卖货导向
不像国内的网红营销,打造一个话题,铺天盖地的内容,广撒网多捞鱼。 当下的出海网红营销,更要求精准化。
精准化的导向源于现在很多品牌都是以卖货为导向,需要通过精准化来让营销效果落到实处。
32%的Z世代消费者表示最近从网红帖子中购买了产品。43%的Z世代消费者喜欢通过网红推荐发现产品,网红营销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资料来源:HubSpot)。
从流量导向到数据驱动的精准匹配,过去品牌选择网红可能更注重粉丝量,流量越大越好,互动量越高越好。但现在更依赖通过工具去分析网红的粉丝画像互动质量,甚至是更加侧重这个网红内容跟品牌调性的匹配度。这样的匹配更精准,更深入品牌的核心受众人群,既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效率。
如何精准?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叫社区第一。
不变:联结社区
社区这个概念在国内很少见,其实就是一个特定的群体,兴趣、价值观、技能等相同,但其他方面又有所不同的个体组成。和我们所说的社群、圈层有点类似。
社区是海外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是一个能够彼此联系、共同成长或玩乐的地方。对出海初期的品牌来说,社区是任何成功的起点。
一方面,找到自己的社区,从社区着手,非常了解这个群体,建立真实的关系以及服务意愿。也有品牌开始用AI工具分析网红粉丝画像、互动质量、内容相关性,匹配品牌目标社区。
与网红合作的过程需要时间去发现、去培养,培养的过程不能粗暴地以推销产品、业绩增长为目的,虽然这是品牌内心真实的想法。
另一方面,与网红合作,品牌更能融入社区。
社区的网红可能更容易引起用户的信任,因为他们的生活、观点和经验更符合普通用户的实际情况,更能引发普通用户的身份认同感和共鸣。
譬如,北美的少数族裔非常多,而且基本上每个少数族裔都有自己的网红。在购买决策上,这些少数族裔的客群更愿意听‘自己人’的话。
国内很多社群营销已经比较疲惫,但是在海外,用户对高关联度的社群还是保持比较强的好感和关联度。
如果社区组织和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或者发布和用户关联度强的内容,让用户觉得对他们是有帮助的,比较能激发用户二次传播,让品牌保持高质量的持续曝光。
变化:长期共创
品牌和网红合作不再是一锤子买卖,很多品牌逐渐放弃了跟网红的单次交易,转而希望跟符合品牌调性的网红进行长期的合作,构建自己的网红社群。这样节省了每一次网红营销项目从筛选到合作的投入成本,有利于品牌和网红深度绑定,共同去打造内容IP。
网红也不再仅仅是品牌的受众,而是内容生产的一部分,品牌和网红联动创作,如产品联名合作,甚至让网红参与品牌的产品和营销设计,品牌只需要提供舞台,网红就会帮助他们填满内容和剧本。
网红合作开始从“单次交易”到“长期伙伴关系”,且从“品牌主导”到“网红共创”,品牌与红人深度绑定,共同打造内容IP。
品牌放下掌控感,把麦克风交给真实的网红、用户,流量就会自然的转化为口碑,口碑就会沉淀为文化。
0-1-10-100
出海网红营销,从品牌1-10阶段开始入局。
0-1阶段,品牌做产品验证,用最小的成本验证产品在目标市场有没有真实需求。不做大面积推广,先找到深度用户,获得意见和反馈。
这些反馈也可以帮助客户优化自己的品牌故事、品牌定位,找到相应社区、做广告文案的宣发。
有效反馈的精细化、颗粒化程度比找网红更真实,成本更低。
0-1阶段验证产品是成功的之后,品牌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稳定的营收渠道,同时也能做品牌心智。
这就是1-10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先挖掘种子创作者,然后再从中筛选出反馈比较好的网红,进入付费合作。通过长期的合作,逐步形成品牌的内容团队,最终再从中挑选出几个比较好的网红,打造成品牌大使,最终形成一个长期绑定的一个关系。
达人IP选择是决定性因素,需要花时间测试。然后才是内容方向。
不管是0-1还是1-10,每个阶段的关键都在于品牌要了解所在的社区并为之做出贡献。记住这一点,就能营造出有益于合作和业务增长的氛围,这最终会为品牌带来可持续经营和影响力。
相辅相成的破局点
当下,海外本土品牌盘踞了主场的优势,中国品牌如何破局?
品牌标签锐化
非常重要的就是差异化的形象。唯有鲜明的品牌标签才能够穿透市场的噪音。
中国在卖货氛围下,主要以优惠的形式,而国外很多人依然比较受品牌故事打动、影响。
网红营销可以帮品牌提高转化、推动销售和提高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红营销是纯带货渠道,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聚焦特定品牌标签,能够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更好地适应当今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创新的追求,真实叙事也会让消费者有一个更深刻的连结,觉得自己与品牌是同盟,TA在为我而战,而不是单纯的卖货。
譬如,中国先进的研发技术,让无人机、机器人、激光雕刻等众多垂直品类突破文化阻碍,品牌可以通过工厂幕后故事、研发过程等黑科技的演示作为内容的切入,用科技革命的角度去讲故事——中国品牌是占据垄断地位,有全球技术话语权的,让内容既有故事性也有视觉张力。
不必担心强调“技术优势”会带来反作用,中国的技术是一个逐步被认可的点。
长期主义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的能力,是中国企业需要加强的方面。
“一会儿来、一会儿走”的企业,会让消费者有不安全感,品牌出海一定要耐心再耐心。要长久立足,往属地化生产的方向迈进,“要成为当地的一份子,不能让人家觉得你是来捞一笔钱就走的。”
信任不再是品牌的一个附加项、附加价值,而是商业世界的新货币,硬通货。品牌信任加上共同价值才能成为品牌成功的关键。
有数据显示,有59%的消费者愿意为信任的品牌支付溢价。如果消费者跟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有共鸣的话,67%的用户会选择在品牌失误的时候给予他们宽容。近期315 蜜雪冰城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这种忠诚度是任何广告预算都没有办法去形成的一种信任资产。
如何铸造信任,关键就是在于价值观的同盟,需要超越产品的功能,与用户成为情感盟友。
所以想让消费者信任品牌,品牌不仅要懂消费者的需求,更要懂消费者的信仰。
理解当地文化
全球化下地域差异显著。出海营销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对当地文化、习俗以及法律法规的理解。
譬如,海外消费者很关心ESG相关话题,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致力于环保、与社区积极合作、关心员工福利的品牌。但在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于 ESG 相关的话题的关注程度是非常不一样的。在澳洲,消费者在相关话题里最关注的是劳工权益,这也和当地作为支柱的畜牧业文化相关,乳制品企业出海到澳洲市场的时候,重点宣传在奶农权益或奶农福利话题相关的动作,可以把品牌的核心价值转化成当地市场的有共鸣的语言。
若是品牌在目标国家有自己的团队或工作人员,务必要请他们帮忙对内容进行优化,这些人员对当地市场更了解,更清楚应该传递哪些“本地化语言”。
如果品牌一直对网红营销持犹豫态度,这种犹豫就是品牌重新评估这一宝贵渠道的信号。
网红营销它在国外并不是一个像广告投放一样的一个渠道,它更多的是一个整体,和其他流量、和其他业务板块是方方面面共生共长的。
出海网红营销以精准社区为锚点,进行长期价值共创。唯有超越短期转化目标,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公众号邱道长投稿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梅花网正在火热征稿中,详情请戳https://www.meihua.info/article/3266306526462976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