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的定价方式真的有效吗?

12小时前 快速评论
尾9定价法
作者|小马宋
来源|小马宋(ID: xiaomasong999)
封面图源Unsplash


过去的几十年中,营销人员一直都在用心理定价法——以999或者99做价格结尾。

而且,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可以看看“Gumroad’s sales”的不同定价对应的销售量 

来源: Gumroad

粗看这个表,很多人会认为功劳在于价格中的数字9。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居功至伟:小数点左边的数字(下文简称左数字)。

其实当左数字变化的时候,心理定价策略最为有效。从$3.80到$3.79这种小数点右侧1美分的价格变化无足轻重,但$3.00 到 $2.99这样的1美分的左数字变化就让价格认知产生了完全的不同。

左数字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能够锚定感知量级。

我们大脑转换数字的过程是飞速且无意识的,甚至在我们念完价格之前就完成了。学者Thomas 和Morwitz (2005)是这么解释的:

 “……当我们眼球看到‘2’这个数字的时候,大脑已经开始解读‘2.99’这个数字了。这个过程中,用左数字2定位的2.99看上去就比用3定位的3.00低很多” (pp. 55).


进阶技巧:你可以通过视觉上最小化小数点后的右数字位数来强调新的基数(左数字)。

以上是我之前翻译的一篇国外学者的研究论文内容,完整文章可以点击:这份超级定价指南

这个定价方法,又被称为尾9定价法,一直被证实是有效的。

罗永浩在创办锤子手机时,第一次定价是3000元,他认为2999这样的定价是数字游戏,没有必要,结果发现大家就是觉得3000比2999贵很多,所以后来他也妥协了,开始用2999这样的定价方法。

后来我听有位朋友跟我分享过一个实验,是北大的 刘德寰教授在北京五道口摆摊做的定价实验。

北大社会学博士刘德寰,在北京五道口服装市场租了个摊位卖牛仔裤。

60元一条的牛仔裤他卖59。

来了一拨消费者,看了看摸了摸,“30卖吗?”

刘德寰在笔记中记:定价59元,还价到30元。

等这批客户走后,他又把价格调整到58元。

又来了一批客户,看了看摸了摸,“25卖吗?”

刘德寰在笔记中记:定价下调1元,还价到25元。

等这批客户又走了,他把价格调整到57元。

再来客户还价,张口就是:50卖吗?

刘德寰在笔记中记:定价再次下调1元,还价到50元。

这个实验,是不是对尾9定价法的挑战呢?

其实不是,这是两种情况。

尾9定价法适用场景是确定价格,就是不能讨价还价。在2005年以前的中国,大部分菜市场和服装、小商品市场,讨价还价非常普遍,几乎没有确定的定价。

但今天的定价,越来越倾向于固定价格。

这在博弈论中是两个模型,一个叫最后通牒博弈,就是我告诉你,这个就么定了,你要是接受那就成交,不接受那你走人就好了,这是固定定价。可以讨价还价的,那是讨价还价博弈,是另一种博弈方法。

在刘德寰老师的这个实验中,因为是讨价还价的市场,所以尾9定价是不成立的。当他定价57的时候,顾客对这么精确的定价模式会产生了疑惑,以为这条牛仔裤就值57块,所以他们还价的余地就没有那么多了。

而今天几乎所有的市场上,都是一次定价,不能还价了,所以尾9定价就是有效的。(少数市场是讨价还价的,比如古董市场、珠宝市场)

更多定价方法和内容,也可以参考我在《营销笔记》一书中定价部分的论述。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小马宋授权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评论点击 登录 梅花网,用您的头像和昵称秀出您的观点
0/300
  • 按热度
  • 按时间
    相关文章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