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钱两杯奶茶?京东美团“外卖大战”战火升级!
作者|花花小萌主
编辑|鸟哥笔记编辑部
来源|鸟哥笔记(ID: niaoge8)
(https://www.niaogebiji8.com)
一分钱薅过纸巾、薅过鸡蛋,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薅到两杯奶茶。
近日,随着京东美团外卖的战火升级,有用户发现叠加优惠券及店铺活动,两杯时令的杨梅奶昔竟然只要一分钱!巨头打架用户发胖,不少网友表示,“个位数奶茶喝好几天了,再喝下去要胖10斤了”!
从今年2月京东入局外卖赛道以来,骑手权益、商家争夺、用户补贴……两大巨头明争暗战,硝烟四起,甚至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据Wind数据显示,4月17日至24日,京东港股市值蒸发478亿港元,美团蒸发580亿港元,合计超千亿港元。
京东和美团外卖之战为什么打得如此激烈?巨头们争的究竟是什么?
图片来源:京东、美团APP
京东PK美团,从“口水仗”到“真刀真枪”
今年2月11日,京东宣布正式开启京东外卖,上线仅40天就实现日订单量突破100万,覆盖142个城市吸引超45万家餐厅入驻。美团面对京东来势汹汹的进攻推出“护城计划”,降低KA商家抽佣,乡镇市场首年佣金减免。2个多月来双方唇枪舌战好不热闹,纵观这场“战火”基本有三大部分组成:
(1)骑手争夺战,从“五险一金”到“二选一”
2月19日,京东外卖以“行业首创”的姿态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于同月24日再次宣布,承担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确保骑手现金收入不减少。此外还给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京东的这一举动可以说完全搅动了骑手市场,美团为稳定骑手不得不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表示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随之在4月3日,美团官微宣布,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首批试点今日已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两城区开启。
京东和美团一方面为骑手的权益互相较劲,另一方面又为骑手的规模明争暗斗。京东外卖上线以来,全职骑手数量从3月的1万人激增至4月的5万人。4月15日京东再次出击,发布《京东不打口水仗,但会坚持说实话》的文章,其中指出,本季度再招5万全职外卖员,计划在三个月内扩至10万人。而根据2023年的官方数据显示,美团“全年累计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的稳定骑手”约82万人,这部分可视为全职骑手。就全职骑手的数量来说,京东与美团确实存在着差距。
随后京东和美团掀起关于骑手的舆论战。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指控美团强迫骑手“二选一”,并发布紧急援助措施,包括为骑手的对象优先安排工作等。同日部分网友晒出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的照片。4月22日刘强东邀请了40多名外卖员一起吃火锅,“刘强东送外卖后请骑手吃饭”等相关动态登上多平台热搜,掀起京东与美团之间“外卖大战”的话题热度。
舆论上京东似乎更胜一筹。面对京东的指控,美团则坚称“从未限制骑手自由接单”,并公布2024年以来打击涉骑手谣言的62起案件。这场“罗生门”背后,折射出骑手作为外卖行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其规模将决定了外卖市场的效率和走向。
有媒体测算,京东外卖员每单平均收入5~7 元,高于美团的 4~6 元。但众多外卖小哥表示,目前依然是美团订单密度更高,骑手单日收入差距不大。对于骑手而言,美团外卖订单量多,京东外卖派单价高,各有优势。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拼接
(2)商家争夺战,从“0佣金”到“千万单”
商家是平台运营的基础,以前美团一家独大,20%-23%的高佣金成为商家之痛。京东直击痛点,0佣金吸引商家入驻。刘强东称,“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我们一定要在行业里面,按照三毛五的理论来约束自己的赚钱能力、赚钱欲望。”所谓的“三毛五理论”,即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
京东与美团的较量不仅于此,彼此对日单量也开始了叫板。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发文点评京东做外卖,称美团非餐饮品类的订单突破1800万单,“可以说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4月15日“京东黑板报”发文疑似回击,称当天京东品质外卖订单量将突破500万单,并声称其GMV比“幽灵外卖”1000万单还大。4月22日京东宣布单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
两家口水仗打得不亦乐乎,商家们却成了“端水大师”。数据显示,自京东介入外卖平台以来,68%的商家选择同时接入多个平台以平衡流量与成本。
图片来源:京东、美团APP
(3)用户争夺战,从“百亿补贴”到“大额神券”
外卖赛道的输赢,最后还是要靠消费者来“投票”。4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百亿补贴”活动,推出“满8减7”等活动,补贴成本全部由京东外卖承担,计划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一周后改为将补贴成本摊派向餐饮商家,如“满11减10”“满15减14”“满40减20”等活动,商家需承担30%-50%不等的成本。在补贴下咖啡低至4.9,外界甚至说京东盘活了库迪,要知道库迪咖啡在京东外卖的日单量已经达到了美团外卖平台的4倍。
美团自然不甘示弱,4月14日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投入1000亿元红包补贴(大额神券)。美团外卖称这是餐饮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行业扶持补贴计划。
从百亿补贴到大额神券再加上京东的“9分钟达”,美团的“30分钟必达”承诺形成“低价+时效”的双重竞争力。也难怪消费者要喊让商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图片来源:京东、美团APP
万亿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京东美团两大资本角逐,表面上是争骑手、争商家、争用户,其实他们争的是资源、机会。
(1) 市场资源:5.45亿人的“高频刚需”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477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53.4%。据艾媒咨询预测,预计到2027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96万亿元。另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外卖是即时零售的“入口”,其链接着京东秒送、美团闪购。尼尔森IQ的报告显示,在即时零售用户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达到72%。而埃森哲报告又指出,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当天收货”,7%希望“2小时达”,可见“即时满足”正在成为刚需。
作为市场领导者,美团外卖以68.2%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据悉2024年美团收入只有3376亿,但净利润达到358亿,利润率高达10.6%。从原来的185亿元涨到了358亿元,涨幅高达158.4%。其中外卖大概980亿,净利润率约为2.8%。
再看京东,2024年其收入达到了11588亿是美团的3.4倍多,但其净利润只有414亿,利润率为3.57%,且较2023年的242亿元增长近71%。
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资源,当即时零售成为消费新业态的重要引擎,京东攻擂美团守擂,在过招中双方都在不断寻找这个万亿级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正如管理学家詹姆斯·穆尔所言:“商业竞争的最高形态,是创造一个更大的生态。”
来源:中商情报网
(2)商业机会:从“流量入口”到“利润引擎”
其实,本身外卖业务的利润并不高,美团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也只有2.8%,创业17年的饿了么更是至今仍未盈利。尽管如此依然挡不住巨头们的战火硝烟,或许京东和美团看重的是外卖“高频带低频”的协同效应。
4月15日美团推出美团闪购独立品牌,该品牌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有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4成,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经超过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4成,直接冲击京东3C优势。对于美团而言,通过外卖累计的全职+兼职等700万骑手以及AI等数字化工具,可低成本切入即时零售,复用履约能力。美团内部认为,建立低价能力可以换来规模增长。
京东家都被偷了,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京东外卖不仅仅是一个外卖平台,更是京东即时零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月京东上线外卖业务业务以来,京东APP日活增加2000万,有效提高了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反哺生鲜、日百、3C等品类,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打造一站式即时消费。
以前我们流行斜杠青年,现在我们说六边形战士,这场战争的本质,是巨头通过对“用户时间”的争夺,以外卖为流量入口来进行商业生态的重构,完成“平台经济”到“产业综合体”的跃升。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拼接
结语
京东硬钢美团,争夺骑手、商家和用户,是为了通过外卖入口争夺即时零售万亿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从而成为“六边形战士”,从“流量贩卖”向“产业协同”转变。
京东美团之战,短期内是真金白银的底气之争。中期技术驱动效率革命或将重塑行业,如美团掀起“空中革命”,北京、上海、深圳等8个城市正式启动第四代无人机送餐试点,而京东则通过“地狼机器人”提升仓储效率。长期大概会从“竞争”到“竞合”,共赢总比两败俱伤的好,正如京东CEO许冉所言,“外卖行业本就是一个宽广的赛道,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
未来京东和美团大概会在博弈中寻找共生,于竞争里重塑价值。
(本文转载自鸟哥笔记,十年专注干货分享,运营推广加油站!)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鸟哥笔记授权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 按热度
- 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