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万美元砸不出个好片子?2025超级碗翻车广告大盘点
作者 | TOP君
来源 | Topmarketing(ID: TMarketing)
2025超级碗在美国时间2月9日如期举行。作为一年一度的“美国春晚”,今年仍然有不少亮点:费城老鹰队时隔8年再夺超级碗冠军、新上任总统特朗普首度现身超级碗现场、说唱巨星 Kendrick Lamar奉上精彩绝伦的中场秀,可谓体政娱坛的多面狂欢。
而身为爱看乐子的营销人,TOP君关注的还得是那些堪比“春晚节目”的品牌商业广告。不过二者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超级碗广告报价依旧昂贵得令人咋舌。据广告公司Bray & Co.的创始人兼执行创意总监彼得·布雷(Peter Bray)披露,广告商们为超级碗期间的30秒广告时段支付了近800万美元,预计今年的广告销售总额将达数亿美元。
高昂的广告投入费用,促使品牌必须在创意上大胆创新,以确保在激烈的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重压之下,易出精品,也易腰折。TOP君就带大家来盘一盘,2025超级碗上,那些翻车翻出不同花样的品牌广告。
AI的“奶酪陷阱”,
事实性错误引发信任危机
上周,谷歌为超级碗发布了一则预热广告,着重展示美国各州小企业如何使用Gemini AI改变TA们的工作方式,却被有心之人发现了一处事实性错误。
谷歌AI广告(指路0:52)
在谷歌为威斯康星州制作的广告中,一位售卖奶酪的超市老板要求Gemini帮助描述古达奶酪,生成的内容显示“古达奶酪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奶酪之一,占世界奶酪消费量的50%-60%。”
截取自视频广告
而根据国际乳制品协会和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美国,马苏里拉奶酪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奶酪,而古达奶酪甚至没有进入榜单前十。即使是并非专业领域的普罗大众,也能根据生活经验发现蹊跷。
这条明确错误的内容被首位发现的博主调侃道“切达奶酪和马苏里拉奶酪有话说。”
尽管谷歌广告副总裁Jerry Dischler为Gemini挽尊称“这是基于网络信息参考”,但在之后发布的内容中,他们却悄然删除了这一数据,某种程度上承认了AI的错误。
其实,自从AI大模型爆发后,相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爆出常识性错误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作为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大众所能做的无非是不过度依赖AI产品,谨慎辨明答案真假,而这一行为本身就背离了推广AI的初衷。如今谷歌作为人工智能公司的代表,却在官方发布视频中保留错误信息,无疑给用户下了一记重锤,仿佛告知大家——我们的产品只会搜集信息,并不负责辨明真假。如此,用户使用AI还有什么意义?
在外媒舆论发酵后,不少用户也纷纷表达了对AI的恐慌和不信任。虚假信息传播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知情权的缺失,更是对品牌形象的反噬。花如此重金却买了个教训,谷歌的案例想必也给广告主提供了经验:不要对AI生成的内容心存侥幸。
外媒网友 评论(来源: T witter )
创意撞车不可怕,谁在后面谁尴尬
你很难想象在超级碗这样盛大的赛事上看到两个创意相似度为90%的广告,然而 Pringles(品客)和 Little Caesars(小凯撒)做到了。
众所周知,Pringles 一直以其标志性的小胡子作为品牌宣传亮点。因此,在2025年超级碗广告中,Pringles 也邀请了三位有胡子的艺人——著名球星哈登、美国影星亚当-布罗迪和尼克-奥弗曼出镜,拍摄了一支“胡子出走”广告,旨在加深消费者对品牌及产品形象的记忆。
Pringles 2025超级碗广告
然而无巧不成书,披萨品牌 Little Caesars 的超级碗广告也从脸部的毛发入手——这次是眉毛——一位大叔在尝试他们的新品后,眉毛竟不翼而飞,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鲜掉眉毛”了吧。
Little Caesars2025超级碗广告
同样是飞舞的毛发,同样穿梭至不同的人群和场景,同样幽默的画风,让人不得不怀疑,究竟是哪家公司混入了敌方卧底?
网友的反应也可谓喜感十足:
外媒网友评论(来源:Twitter)
不考虑内容,更令人尴尬的一点是,Pringles 的广告在 Little Caesars 之后播出,当Pringles广告创意总监看到前者播出时,想必辞职书都已经打好腹稿了吧。
外媒网友评论(来源:Twitter)
调侃归调侃,两支广告创意虽在表现形式上撞车,都采用了奇幻元素,但他们的叙事线条和营销目标却不尽相同——一个旨在强化品牌记忆,另一个则聚焦于产品的独特口感。更何况,不被讨论的广告才是真正的浪费,从这一层面来看,这两个品牌在社交媒体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讨论度。品牌形象获得更大范围的曝光,就已经赢过超级碗上的大部分品牌了。
创意or抽象?雀巢咖啡伴侣的视觉灾难
如果说前两支广告在内容呈现上走的还是正常路线,那么雀巢伴侣的超级碗广告就是单纯从画面上引人不适了。
雀巢咖啡伴侣2025超级碗广告
广告别出心裁地请到了一条“能歌善舞”的舌头,来视觉化呈现消费者品尝咖啡伴侣后的感受。广告开头,当主角食用咖啡伴侣后,舌头竟“活”了起来,伴随烟花升腾,在空中爆炸、扭动、跳跃,由此开启一场咖啡盛宴。
看完这支广告后,TOP君表示,这短短的30秒,需要花一生来治愈。
从品牌的初衷来看,可以理解雀巢希望将舌头的兴奋感与产品带来的味觉刺激相结合,为消费者带去一种直接的感官体验。但创意也需适度,超过观众接受阈值的表达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方面,这种过于夸张的特写镜头可能会导致部分观众生理不适,另一方面,用舌头当主角,创意虽然独特,但表达上倾向于视觉艺术的呈现,容易让消费者记住创意却忽视了品牌的核心诉求。
外媒网友评论(来源:Twitter)
理解超级碗广告分秒必争的压力,但是博出圈,也不能舍弃对品牌形象的维护。作为饮食类品牌广告,打造合适的用户消费场景和感官体验,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日后当消费者在货架前看到这个产品时,想到会跳动的舌头,究竟是会产生好奇,还是感到反胃,那就不得而知了。
外媒网友评论(来源:Twitter)
OpenAI超级碗首秀:概念先行,实用缺席
看来今年的确是AI营销的爆发之年。2025年超级碗期间,涉及AI的广告成为一大亮点,多家科技公司通过广告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潜力。除了上文提到的Gemini AI,OpenAI也推出了当家产品ChatGPT,开始进军广告领域。
这也是OpenAI首次通过电视投放品牌广告。据估算,这支长达60秒的广告投放成本约为 1400万美元。
在广告中,OpenAI通过点状画的形式,历数创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明或发现,从冷兵器时代到火的出现、交通工具的变革、大航海时代开启、电灯和互联网被发明……最后提出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create next?”并落脚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宣告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整体来看,这是一支非常具有概念性的AI广告片,旨在向万千用户展示AI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AI还未完全普及至大众的今天,通过超级碗这一全球瞩目的平台,快速触达数亿观众,借以提升用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对广告发表了不一样的看法。对消费者来说,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TA们需要全面了解AI究竟能为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怎样具体的实用价值。而这支广告仅仅从时代意义上进行品牌亮相,相较于选择耗资百万美元,面向C端用户的超级碗来说,是否更适合通过其它渠道进行投放?
外媒网友评论(来源:Twitter)
还有一些网友将其与苹果公司发布的广告类比,认为这是一支零情绪、零感觉、零价值示范的视频,当品牌无法通过情绪来驱动行为,就很难将一无所知的人转变为用户。
外媒网友评论(来源:Twitter)
但AI技术毕竟有其特殊性,当技术本身存在一定认知门槛的时候,首先让大众知道“AI是什么”而非“AI有什么用”,对于目前存在AI信任危机的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优先级更高的命题。
随着AI大模型发展渐趋完备,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当原有的B端市场红利被抢占,为了扩大用户规模,推动商业化进程,各企业纷纷开始瞄准广阔的消费市场,试图将AI技术定位从“专业化”向“大众化”拓展。OpenAI在2024年底聘请了Coinbase前营销主管Kate Rouch担任首席营销官,并下血本将超级碗作为C端营销试水的跳板,就体现了其在提高市场份额上的决心。
不过,面向人的叙事与面向企业的叙事大不相同,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如何讲好人与AI的关系,对以OpenAI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纵观全文,TOP君主要从内容角度分析了四支广告存在的争议之处,但从另一层面来看,内容翻车并不完全等同于广告失败。据统计,刚刚结束的2025年超级碗共吸引1.26亿观众,或将创下历史新高。基于如此庞大的收视人群,广告主注定收获颇丰。是砸钱买注意,还是踏实做内容,在品牌广告步履艰难的当下,也是众多广告主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梅花网立场。
本文由Topmarketing授权梅花网,并经梅花网编辑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 按热度
- 按时间